中国文明网  联盟网站  设为主页  加入收藏   关于我们   
网站首页 公益广告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文化宣传 乡镇动态 乡村文明 文明时评 主题活动 视频专题 领导讲话 图片新闻 志愿服务 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简报 资料中心 文明要闻 公示公告

“传承美德 勤俭节约”家庭文明实践征文活动优秀获奖作品选登

来源: 市文明办 时间2023-12-06

“我行文明事,我扬美德风。”“传承美德 勤俭节约”家庭文明实践征文活动开展以来,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响应。今天为大家选登1篇优秀获奖作品,供大家赏析!

 

敬畏一粒米

当涂县实验学校 吴静

一颗种子落入土壤,吐出绿色的芽苞,借着东南风,冉冉拔节,伸出脖颈向阳光靠拢;若隐若现的布谷声中,秧苗完成了成人礼,端坐在天光云影的稻田,长成一排排青绿的诗行。

酷暑的六月在燃烧,稻田的水,滚烫,滚烫,像是沸腾了一般。秋风四起,农人额头的汗珠渐渐风干,一粒米在季节里渐渐生动饱满,一把把镰刀奋力挥舞,秸秆轰然倒下,大地一片金黄……春耕,夏种,秋收,冬藏。

 

四时变幻,一个年头,就是一粒米的一个轮回:成为一棵秧,成为一株稻,变成一粒谷,最后成为一粒米、一碗饭。

我的家乡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这里气候湿热,土壤肥沃,一片片稻田包裹着村庄。生于厮,长于厮,少年时期,我便与父母一起,在田间地头拔秧、插秧。

秋收后,我常常挎着篮子在收割后的大田,努力寻找遗失在田垄秸秆上的稻穗,带回家,母亲认真剪下一枚枚稻穗,不论干瘪还是肥硕,颗粒归入粮仓,年年如是。母亲绝不允许粮食流落荒野,她擅长一点点积攒。我至今犹记得她对我的训诫,对一粒米的敬畏,就是对生命的敬畏,对土地的敬畏。

后来,我做了母亲,在女儿牙牙学语时,便教她吟诵《悯农》;吃饭时,饭桌上遗落的米饭粒,会叫她捡起来送进舌尖;也会在秋收的某个午后,带她回乡间,弯下腰蹲在大地之上,严肃而庄重,将一粒米捡拾起带回家。

小城的早点摊,都会售卖一种饭团,叫蒸饭,别具风味。从黑木桶中,捞起一碗蒸熟的亮晶晶的糯米饭,在纱布上重重压实、摊平,其中包裹一根浓香酥脆的油条,再根据口味,加上咸菜或白糖碎芝麻,趁热团还热,捏成长筒状。

 

深冬的晨,萧瑟清冷,蒸饭团握在手上,暖在心头。一边走,一边咬下去,香软馥郁的糯米饭,瞬间粘住了齿颊;继之两口,触到油条芝麻馅儿,大嚼一通,那股子香脆、浓密钻入鼻尖,直抵胸口。

一个饭团,温暖一座城市的四季,也为一城的人,提供安身立命的滋养。前几日,读到林清玄的散文,作者说自己小时候,最爱“盛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,浇一匙猪油、一匙酱油”,坐在门前台阶上,细细去品味“猪油拌饭的芳香”,每一粒米,“都充满幸福的香气。”

清代文学家袁枚,在《随园食单》中对米饭做出这样的评价,“饭者,百味之本。”一碗白米饭,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,朴素而亲切,平淡而温暖。

我曾在九华山月身宝殿下的静心亭吃过一次素斋,十来元一份,三两样素菜,简单清淡,米饭可以随便吃。吃斋的人,心是虔诚的,饭桌也是干净的。手捧着碗,筷子安静地划过碗底,米饭粒粒不易,不倒不弃。一咀一嚼中,慈悲和感恩,直抵内心的平衡与宁静。

碗净福至。敬畏天,敬畏地,敬畏一粒米。

责任编辑:何琴

安徽省当涂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