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  联盟网站  设为主页  加入收藏   关于我们   
网站首页 公益广告 文明播报 文明创建 文化宣传 乡镇动态 乡村文明 文明时评 主题活动 视频专题 领导讲话 图片新闻 志愿服务 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简报 资料中心 文明要闻 公示公告

【我们的节日·端午】线上知识小科普(一)

来源:  时间2022-06-02

  龙舟竞渡,不止纪念屈原。古越人每天捕鱼捉虾,常常会互相比赛划船的速度,产生了“竞渡”。商周时期,人们在夏至祭祀龙神,就用龙舟竞渡为仪式,祈求风平浪静、洪灾不发。春秋战国前,赛龙舟在荆楚吴越一带已经十分盛行。后来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加深,慢慢掌握了应对洪灾的方法,于是赛龙舟的祭祀意义也就渐渐减弱,时间也从夏至改到了端午。相传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,人们在这一天赛龙舟,是为了表达赶去援救屈原的心意,而在水上击鼓鸣锣,则是为了驱赶想吞噬屈原遗体的蛟龙。然而在史籍中,《史记》只说屈原怀石投江,没提具体日期,五月五日的说法是南北朝时才出现的,却长期流传下来,使屈原成了端午节的代表人物。实际上,在屈原之前的时代,江浙的人们就在节日竞渡,纪念春秋时的吴国宰相伍子胥;而在屈原之后,江南也曾以此纪念汉代孝女曹娥。在四川锦江,同样的活动也被用来纪念“浣花夫人”,她在唐代安史之乱时保卫了成都。可见,端午赛龙舟作为纪念忠臣烈女的一种仪式,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都存在着,并非只因屈原而起。

  

图源网络

 

责任编辑:童梦琬

地方文明网

当涂县政府网 | 当涂县先锋网 | 当涂教育局 | 当涂广播电视台 | 当涂青少年网
        
安徽省当涂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